咨询热线
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上,中国皮划艇队以三金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成为最大赢家,本次比赛于泰国清迈举行,吸引了来自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运动员参赛,中国队在传统优势项目静水皮划艇中表现稳健,同时在激流回旋项目上实现突破,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潜力。
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决赛中,28岁的老将刘浩以3分48秒22的成绩卫冕冠军,尽管在巴黎奥运周期内饱受腰伤困扰,刘浩通过改进出发技术弥补了体能劣势,后半程连续超越日本选手小林裕介与哈萨克斯坦名将伊万诺夫。“最后250米听到岸边观众的呐喊,我知道必须守住这条航道线,”刘浩赛后坦言,他的这枚金牌也标志着中国男子划艇在亚锦赛该项目的五连冠。
女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则成为新秀舞台,19岁的广东小将黄雅婷与搭档周璐在预赛仅列第三的情况下,决赛中突然变桨频战术,最终以0.23秒优势险胜乌兹别克斯坦组合,国家皮划艇队总教练徐诗晓指出pg模拟器试玩入口:“这对组合今年三月才完成配对,黄雅婷的爆发力弥补了周璐耐力型选手的特点,这种互补性值得期待。”
此前相对薄弱的激流回旋项目,中国队此次斩获一金一银,男子单人划艇决赛中,22岁的贵州选手王凯在难度高达4.1级的赛道上全程零罚分,成为首位在该项目夺冠的中国运动员,值得关注的是,其使用的碳纤维桨叶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,重量较传统材质减轻15%。“新桨叶在急转弯时能更好控制水花,这是去年冬训才测试定型的技术,”器材主管李明透露。
科技赋能同样体现在训练环节,国家队在云南怒江训练基地搭建的1:1模拟赛道,通过32个水下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流数据,王凯表示:“系统会提示我在第3号门洞需要提前0.5秒启动转向,这种精确到厘米级的指导改变了我的技术习惯。”
本届赛事暴露出传统强队的隐忧,韩国队在静水项目中颗粒无收PG模拟器,其主教练金相勋承认:“年轻选手大赛经验不足,男子四人皮艇决赛的两次桨叶碰撞完全是心理问题。”而乌兹别克斯坦凭借归化运动员政策异军突起,收获两金,该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教练团队带来欧式训练体系,其女子划艇选手阿莉娜在200米项目中创造赛会纪录PG模拟器。
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佩里评价:“亚洲队伍正在缩小与欧洲的差距,中国在器材研发和梯队建设上的投入令人印象深刻。”他特别提到,中国青年队在此前世界杯分站赛中的表现已引起多国关注。
随着奥运资格赛临近,中国皮划艇协会秘书长张娜透露,队伍将采取“双线作战”策略:静水项目以稳为主,重点打磨刘浩/郑鹏飞这对世锦赛冠军组合的配合默契度;激流回旋则计划外训,拟赴法国奥克萨勒训练基地适应奥运赛道。“王凯这类选手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多点冲金的可能,但必须警惕日本队在短距离项目的突然提速能力,”张娜强调。
本次赛事也暴露出中国队的技术短板,在男子200米单人皮艇半决赛中,主力选手张冬因起航反应时0.158秒(规则下限0.15秒)被取消成绩,科研团队分析认为,这与新采用的压舱式起航姿势有关,已着手调整发力时序。
赛场外的变革同样值得关注,目前国内已有37所高校开设皮划艇专项课程,清华大学与北京顺义水上运动中心联合培养的在校生李悦,此次作为替补队员随队参赛,这种“体教融合”模式正在改变专业队选拔机制,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瑞林表示:“我们需要更多能理解战术分析的运动员,大学生选手在数据解读方面确实有优势。”
民间皮划艇热潮为选材拓宽基础,据中国皮划艇协会统计,2022年全国新增注册俱乐部89家,青少年爱好者较2019年增长300%,浙江千岛湖、广西桂林等训练基地开始向公众开放体验课程,这种“以赛促旅”的模式正在形成良性循环。